梅兰竹菊给虚竹
若以天龙时代的武林格局来看,虚竹确实算不上是当世最强者,毕竟在他之上,还有他的义兄萧峰,别说是一个虚竹,就算加上段誉,他们也斗不过大哥,这一点在书末的宋辽大战中已经得到了证实,他们二人也拦不住前来争抢耶律洪基的萧峰。
虚竹其实一直都不是个纯粹的江湖人士,至少在他自己看来,他始终是当初那个平平无奇的小和尚,哪怕是成为了灵鹫宫主,他也从未有过高高在上的姿态,但他那帮属下却不这么认为。
若是换了段誉,只怕已经开始对这几个好妹妹动起歪心思了,而虚竹则不敢,他只有无尽的尴尬,他始终无法适应这种“主仆”的关系,这或许就是灵鹫宫灭亡的根本原因。
就不说其他门派不关心虚竹的生死,只看丐帮,他们可是将灵鹫宫视为恩人,当年那位得到了虚竹传功的丐帮少年英雄怎能面对师父被杀而坐视不管?
毋庸置疑,虚竹与他的灵鹫宫都本该是客观存在于“双雕”的世界观里的,哪怕虚竹本人活不到射雕时代,他统领的灵鹫宫也该一直被他的传人传承下去才是,可为何后世不见灵鹫宫?
梦姑与虚竹的爱情观
而那剑客向来视武林中的顶尖高手为猎物一般,当年的虚竹又在宋辽大战中做出了生擒辽帝之举,他的名号怕是早已传遍天下,独孤求败的确是有理由去挑战虚竹,甚至有机会拿下虚竹。
当然,结合《神雕侠侣》的剧情来看,后来是有一位自诩“剑魔”独孤求败的剑客活跃于武林之中,那人号称是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未尝一败,天下群雄皆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当初他刚成为灵鹫宫主时,就闹出过笑话,他与段誉意气相投,二人是痛饮一夜美酒,之后便不省人事了,可当他早上起床时,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衣衫不整地躺在地上,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寝宫,同时身上还已经换好了干净的衣衫。
在金庸的各部作品装订成册之后,读者顺着时代背景的顺序来读金庸故事,就难免会心存疑惑,即“双雕”中为何不见灵鹫宫,毕竟在新修版中,金庸各部作品之间的世界观已被打通。
原著道:“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
虚竹的师伯祖
不过问题在于后来萧峰已经自戕身亡,而少林扫地僧又向来以慈悲为怀,他怎会出手杀虚竹?以虚竹的为人来看,扫地僧也没理由去度化他,或者说,虚竹压根就不需要被度化。
虚竹后来多半会因为无法适应这样的生活而将这些可怜的女子遣散,他自己则随梦姑一同回了西夏,从此不再过问江湖之事,江湖中也再无灵鹫宫。
不同时代的金庸迷读金庸武侠小说时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当初追连载的那批读者而言,他们绝不会认为《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有关联,毕竟他是先写的三部曲,后写的《天龙八部》,而对于如今的读者而言却不是如此。
多数人对于“双雕中没有灵鹫宫”的解释就是一句“成书先后的问题,金庸写双雕的时候还没有构思《天龙八部》”,然而这种说法在金庸晚年做出第二次修改时,已经说不通了。
你且看原著描述:“丐帮神功‘降龙十八掌’,在北宋年间本为二十八掌,当时帮主萧峰武功盖世,却因契丹人身份遭驱除出帮,他去繁就简,将二十八掌减了十掌,成为降龙十八掌,由义弟灵鹫宫虚竹子代传,由此世代传承。到南宋末年,虽继位帮主耶律齐得岳父郭靖传授而学全。”
标签: 神雕侠侣